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华小新闻>>文章内容
常州市《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暨省评优课汇报展示活动:主题体验,“新”花绽放
发布时间:2016-12-15   点击:   来源:   作者:何燕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大雪节气已过,天气愈发寒冷,14日下午,华润小学一号报告厅内却暖意融融,别有一番景象。这里正在举行常州市《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暨省评优课汇报展示活动,丰富生动的课堂展示和高屋建瓴的专家评点令现场亮点频现,惊喜丛生。

体验课堂,精彩纷呈

局小教育集团华润小学的何燕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的《会变脸的水》展示课。课堂上,模拟水灾,孩子们穿越情境,化身自救小达人,应对一个个突如其来的困境,利用自己的智慧、勇敢和团结“绝处求生”;咔擦几声,呼救场景被捕捉进相机,及时投影交互点评,合适的求救方法“应运而生”。丰富有趣的体验再搭配e学习,为孩子创造了一片别开生面的新天地!

怀德苑小学李桦老师执教的《想想他们的难处》同样令人心潮澎湃。这节课以盲人的难处为主题进行设计,并依据主题充分挖掘资源,将盲人何阿姨请到了现场。面对何阿姨,孩子们打开了话匣,提出了一个个小问号。随着何阿姨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孩子们心生摇曳,情感交融,更被何阿姨自强不息的品质所打动!

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融汇了思品团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智慧,孩子们在体验和感悟中收获了生命的拔节成长。

专家引领,智慧共生

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过后,常州市教科院品德教研员戴慧老师结合本次省评优课的情况,对《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体现的新特点和新方向作出了精彩的评点。戴老师指出,品德新教材的教学设计应呈现主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习方式应注重体验性,让学生在认知、情意体验和实践体验中实现自我成长;资源整合应体现适切性,能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资源;最后德育目标的渗透应无痕、自然、妥帖,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中,使学生实现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和自主发展。

半天的活动在一片意犹未尽之中结束了,留给与会老师的是满满的收获和感悟。相信小学品德学科的老师们会将新教材中体现的这股“新”流灌溉于日常的土壤,不断耕耘,令“新”花绽放!

照片1.JPG照片2.JPG照片3.JPG照片 4.JPG照片5.JPG照片6.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