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不知不觉,来到局小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两个月的光阴伴着深秋的脚步,悄然而逝。在这秋意正浓的时节,我来跟大家分享我的收获。
“惊鸿一瞥”,心系局小
情系局小,缘于最初的“惊鸿一瞥”。来到局小,最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校围墙上印刻的“龙城书院遗址”这几个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对这种有着浓厚历史气息的印记非常着迷。局小没有宏伟的建筑,没有设备先进的教室,但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气息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
沐浴芬芳,一路成长
来到局小两个多月了,自我感觉成长了很多,我给自己总结的关键词是:多问、多听、多观察、多思考。接下来我就从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开始,具体跟大家谈谈我是怎么做的。
1、这是一个怎样的班级?
第一次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教材不熟悉,学生不了解,班级管理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一开始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是一个怎样的班级?只有对班级学生有所了解、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够展开。首先,我做的就是问以前的班主任邵老师,向她了解整个班级的大致情况,以及班级里有没有需要多关注的学生,尽可能的了解孩子们的整体情况。邵老师很细心地跟我讲了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比如:哪些孩子特别能干,不仅课堂表现好,布置板报方面可以帮上很大的忙;哪些孩子组织活动方面很有能力,遇到什么活动都可以叫他们组织;哪些人的作业很成问题,必须天天盯紧了才能完成;哪个学生特别喜欢动手招惹别人……邵老师讲了很多,虽然我不能一下子全部记住,只能挑一些突出的做个标记,但对这个班级的学生好歹有了了解。后来,班级里每次出现什么问题时,我也会进一步向邵老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了解个别家长的特点,并征求处理意见。这样一来, 自己的工作就顺手多了。
2、如何跟家长打交道?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不是很喜欢跟家长交流。可能也因为自己不够自信,当面交流还好的,但每次电话交流我总觉得自己有点hold不住,特别担心自己处理不好。但定时的家校沟通又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把握好与家长交往的度,对我来说,是个问题。我刚开始就去问邵老师,她之前是怎么做的。她的建议是不要太频繁,有的家长不一定喜欢老师总是电话反映孩子不好的情况,但有了问题,也必须跟家长联系。虽然我听了之后还是不清楚该怎么做,但我多少有点数。刚开始的一次跟家长沟通,我都是先问邵老师,这个家长的特点是什么,是不是宠爱孩子,或者是该跟爸爸联系,还是妈妈联系,邵老师每次都会给出建议,几次接触下来之后,对学生和家长有了一些了解,以后的沟通就顺畅多了。
3、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上课是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了,但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班级管理是个大问题。开学初,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总是安静不下来,并且,上课时好几个人都喜欢“插话”,课堂上经常是闹哄哄的,其他老师反映的情况也是如此。跟邵老师了解过她之前的做法之后,我也开始在班级里提醒他们——要做到“手比嘴快”,并进行小组评比。同时,在听其他老师的课时,除了关注课堂内容,我也会仔细听老师们是怎么提醒上课不认真的学生,怎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等等。有时,我也会坐在班级里,一边批作业,一边听其他任课老师给孩子们上课,学习老师们不同的课堂管理方法和评价方式。只要是对学生有效的,我都会记下来。最后我在班级里根据纪律、作业、上课表现等几个方面在班级里进行了“争章达人”的评比——作业之星,课堂之星,守纪之星,光盘之星。并且得到一定的个数之后,我会已盖章的方式呈现在班级前面的总表里,集齐印章的学生会得到我的小礼物。有了这套评比方式,孩子们就像有了奋斗的“目标”,特别上心,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规范了起来。
4、班级管理对于班主任来说,事无巨细,班主任是不是每件事都要亲自管理?
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班主任的事情很繁杂。如果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要班主任去管理,确实很累。刚开始的我就处于这种状态。第一次在晨间值日时,我在我所负责的楼层来回巡视,我就发现每个班级的学生到校之后的表现都不一样。有的班级的学生能做到老师不在时,也能自觉地读书或者做自己的事情,不吵闹、不喧哗。而我们班的孩子到班之后,却是无所事事,总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讲话聊天,就算有几个孩子能做到认真看书,但长时间在这样的氛围里,总归会受到影响。有了比较就发现差距,后来,我总会多关注其他班级的情况。有的班级在黑板上进行小组评比,有的班级把每天的早读情况和卫生情况都记录在墙上的表格中,有的班级几个能干的小干部把班级管理得仅仅有条……就这样,我养成了处处观察的习惯。而我所观察到的、各个班级进行班级管理的方法,也成为了我学习的资源。有一次,排队进行课间活动时,总是前面的队伍好不容易理顺了,后面又散了;后面好不容易安静了,前面又开始讲话了。我师傅冯老师就跟我说:“你这样会很累的,要学会用学生的力量来管理班级,他们比你想象的能干。”后来,我就问了我师傅关于他们班的做法,再结合之前了解到的其他班级的做法,先在班级里跟孩子们一起讨论制定了班级公约,正式启用纪律部——关注任何时候班级的纪律,课前准备工作、排队、吃饭等等;学习部——负责早读管理和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卫生部——负责每天教室卫生的检查等。孩子们不仅能干,也非常乐于做这些事情,这样,我就有充分的时间批作业,我要做的就是每天在班级反馈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对于表现不好的,再用班级公约的一些内容来处理。整个班级就有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状态。虽然,有时也会出一些状况,不是时时奏效,但也慢慢规范起来。
5、面对自己不熟悉的教材,该如何备课?
备课是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每次备课,我都会经历这几个步骤:读教材,扫清理解障碍------研读教参,做到心中有“数”(教学目标、重难点)-------浏览凤凰语文论坛,学习优秀教学案例,最终再确定具体的教学环节和过程。每一节课备课时,我都备的详案,上课的导入语、过渡语,连同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我都会做好预设。每次去听师傅的课,我都尽可能把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包括学生的发言和师傅在课堂上组织教学的语言,之后,我会把听课笔记整理成详案,按照师傅的方式来上课。但每次上完课,比较下来我会发现,有时,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老师们的课堂比他们准备的教案丰富,但对于我来说,却是教案比课堂丰富。这就使得我自己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一有需要提醒自己的地方我就会写下来,因此我在不断地反思中,积累着一点一滴的收获。
6、遇到作业不交、或者拖拉的学生怎么办?
每个老师都会有一本关于学生作业情况记载的花名册,我的是这样的。每次作业全对且字迹工整的学生,我会打星,这也是作为奖励“作业之星”的依据;作业完成的我会打勾,这样一看就知道哪些孩子作业没交。有的人作业特别拖,一直交不上来。了解到情况之后,这些学生的作业,都是做一题给我批一题,这样,他们意识到;老师时刻都在盯着他的作业的,就会重视起来。实在完成不了的放学会留下来补一补,但作业必须天天清。
等待成长,期待芬芳
忙碌伴随着充实,汗水浸润着收获。学期过半,我跟班级里孩子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也慢慢地融入了局小。虽然班级里或多或少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以后也会碰到很多新的问题,但通过自己的多问、多听、多观察、多思考,一定都能够很好地解决。而我自己也会在这些问题和困惑中得到成长,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