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华小新闻>>文章内容
常州市许嫣娜乡村教师培育站第十三次活动在采菱小学举行:以读入境,提升阅读教学高阶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21-04-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维









420日,常州市“许嫣娜乡村教师培育站”第十三次活动在武进区采菱小学举行。活动由培育站导师许嫣娜校长主持,李晗、周维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展示。培育站全体教师、华润及采菱两校部分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品读以情境入文

李晗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李老师积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在对话中提取信息,了解课文是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接着,李老师有效创设故事情境,指导学生读一读对话,想一想动作和神态,演一演故事的情节,说一说小动物们的表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出水和蚂蚁搬家的现象及其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不仅从音、形、义上全面指导学生识字,更从生活实际出发,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字词句,使课堂教学生动、自然,学生受益良多。

品味以读演入境

周维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咕咚》,周老师抓住了文本篇幅长、注音少和图片多的特点,从形声字和借助图画阅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文中不认识的字。在学生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质疑,并围绕学生提出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跑起来”这一问题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周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了解动物们跑的原因,以及他们是如何跑的。在对文本进行充分的朗读后,周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表演,把故事情节读到自己的心里去。

品悟以儿童入理

课后,培育站的老师对两节课展开了研讨。张晓丹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并且能将习惯养成教育自然地融入低年级课堂教学,同时对课堂中同音字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周寒竹老师作为一名高年级老师,他认为表演是一项要求较高的教学任务,它必须建立在学生熟读并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当学生的语言、神态和动作能够自然展现出来的时候,才能充分体现表演在语文课堂上的价值所在。

最后,许校长对这两节课作高位引领。她首先肯定两位老师的教态亲切温和,是学生们喜爱的低年级老师该有的状态。并指出:关注预设与生成,站在学生的立场,细化预设,捕捉生成;落实好表演教学的层次性,在表演的过程中,紧扣文本,反复引导学生读好文字、演出感觉;提炼学习方法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确方法背后的具体要求,教给孩子思维的方式,让这些方法真正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用。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认识到,对于低年级的识字和阅读教学,文本中可讲和可拓展的点很多,对于哪些该教和该怎么教的问题,还需要老师们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精准地把握。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低段教师要长期研究的一项课题,教给学生思维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让语文越学越有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