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科研频道>>课题动态>>市级课题>>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研究>>文章内容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研究”课题组活动(六)
发布时间:2021-05-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近日,常州市局小集团华润小学数学组如期开展“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研究”课题组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由课题主持人何嘉、殷青云负责,数学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活动。

第一节课,由孙秀娟老师执教一年级《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并不是学生第一次列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前期在学部总关系的问题时已经知道求部分数要用减法列式,而且学生已经会看图回答谁比谁多几少几的问题,因此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列算式解决相差问题,关键是找到大数和小数,通过操作理解大数-小数=相差数。这节课还需要学生能够对比求总数、求部分数和求相差数的不同方法,这对学生有一定困难,他们容易混淆。

孙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看图回答谁比谁多几的问题入手,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整节课,孙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花片去一个对一个地摆一摆,找一找多的在哪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逐步理解了数量关系,明白了要用红花片的个数减去蓝花片的个数得到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个数。在回顾反思环节,孙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回顾找条件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的过程。随后通过“试一试”谁比谁少的问题,再次明确求相差数用减法。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孙老师都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条件问题,说清楚数量关系。整堂课板块清晰,层层推进,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师教态自然,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氛围热烈。

第二节课,全体数学组教师围绕孙老师的课展开了热烈的研讨活动。首先孙老师进行课后反思,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及教学困惑。接下来,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围绕数量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课。老师们在板书设计的美观性、数量关系分析的规范性和师生交流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课题主持人何嘉老师指出,相差关系涉及到三个量——大数、小数、相差数。虽然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用减法计算,但是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还是有必要让学生分清哪个量是大数,哪个量是小数,要求的是相差数。分清楚三个量,能为学生之后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数量关系对于学生解决问题非常重要,明晰数量关系也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华润的数学老师们一定会认真钻研数量关系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