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让老师们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梳理,沟通与成长”,对学习方法进行“概括与渗透,总结与拓展”,避免复习阶段陷入枯燥、机械的反复记忆与练习,语文组四、五年级分别于周二、周四进行了复习课研讨活动。
四年级陈伟伟老师的复习研讨课把复习点放非连续文本上。上课伊始,陈老师首先把孩子带进生活中的非连文本,并且让孩子对比课本中连续文本得出非连文本的直观、简明、概括性强的特点。接着通过对以往习题中的非连文本进行梳理,在学生的热情的讨论中得出三种非连文本的组合方式。有图文类、图表类以及文字类。这三类文本的如何进行阅读了?陈老师带着四(1)班的孩子一起讨论,小组练习,自主练习。最后,让孩子们自己归纳总结非连阅读的基本方法。整节课,既有思维的火花的碰撞,又有合作学习的乐趣。
五年级的陶玲老师执教了阅读复习课 《词语的表达效果——走进人物内心》。课上,陶老师以词语“轻手轻脚”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表达效果为切入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谈感受,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且描写人物的词语在语境中可以从“状态”“心理”“品质”三个角度去思考并作答,这样就巧妙地解决了学生平时在答这类题型时,不知从何处落脚以及作答不全面的问题。接着陶老师带领学生以文章《知心的礼物》为例,以相似的题型为抓手,引导学生用刚刚总结的方法进行训练,在陶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渐入佳境,逐渐掌握了此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并能做到全面回答相应的问题。最后陶老师彻底放手,让孩子们在另一篇阅读中独立思考独立作答,从孩子们的回答来看,这节复习课是收获满满。陶老师从巧妙地引到稳稳地扶,再到最后大胆地放手,循序渐进、扎扎实实提高了学生在阅读中对此类题型的解读能力。
复习研讨课的开展,体现了华润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展示了青年教师的基本功,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找到更好的复习方法进行了探索。“学贵有法,教无定法。”相信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老师们都能悟到自己的教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