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鸟儿的啼唱叫醒清晨的太阳,当凉爽的秋风吹过金色的田野,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周。今天,我们站在这庄严的国旗下,隆重举行本周升旗仪式。本周的升旗任务由我们二(2)班担任,主持人是陈熙凝和王修瑀。担任本周升旗手的是来自二(2)班的刘可馨,王慕阳和王慕成。
你知道《国家宝藏》吗?《国家宝藏》是由央视制作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唤起大众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护的重视。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文物有多年轻吗?也就是上下五千年,它们延续着华夏民族五千年的精神血脉,告诉我们从何而来,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轨迹都让人为之叹服。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件文物,被称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的东坡肉石,它是一块天然玛瑙石,出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东坡肉石高5.73厘米,宽6.6厘米,厚5.3厘米,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其肌理清晰,显得肥瘦层次分明,毛孔宛然,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就像一块油腻滑润的东坡肉,所以被称为“东坡肉石”。与小鸡出壳、中华神鹰、岁月并称“中国四大奇石”,此外,也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
在烽火连天的年代,台湾肉形石与大批珍贵文物一起南迁,躲避战火,漂洋过海,它历经风霜,饱含着莫忘历史血泪、珍惜国泰民安的爱国意义,也成为两岸思乡思亲的寄托。
所以,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浓浓的家国情怀,我们中华民族多灾多难,能够一直走到今天,而不像其他几个文明古国一样,消逝在外敌的侵略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国情怀。
近年来,一大批流失海外的文物陆续回到中国,让我们看到了国民日益增强的国宝守护意识和一个国力强盛的大国的底气和实力。
同学们,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经历千百年时光的雕琢来到我们身边,我们要坚信守护它们就是守护民族文化精魂,就是守护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