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墨丹青与文化传承的交织中,一场充满创意与温度的美术教研盛宴悄然启幕。2025年4月24日上午,天宁区小学美术教学研讨暨王晓杰教师发展工作室活动于常州市华润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由天宁区美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晓杰担纲主持,全区小学美术教育精英汇聚一堂,以新课标为指引,深度探索基于中华文化的美术创意实践素养培育路径,为艺术教育注入鲜活生命力。
童趣端午:指尖上的民俗密码
顾雅钰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的《“五毒”祈吉祥》,顾老师以端午游园会为情境,借“小粽子”讲述《天师斩五毒》传说,引出教学主题。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小组交流等方式,深入探究五毒纹样色彩与外形特点,学习变形、夸张等创作手法及粘土制作技巧。随后,大家合作制作“五毒”祈福吉祥卡,并在卡上书写祝福。课程最后,以传统手工艺传承视频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端午文化魅力,实现传统文化与创意实践的巧妙融合 。
数字剪纸: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
金子轩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剪纸生花》。以"巧剪电子团花"为主题,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非遗剪纸教学,带领学生体验千年剪纸艺术的创新传承。课堂上,通过复原动画重现1500年前"对马团花"的风采,借助AR技术将学生作品立体呈现于虚拟场景。学生们把剪纸工具从剪刀变成指尖,让传统文化活在数字时代,在平板电脑上探索折纸规律、设计吉祥纹样,亲身体验"巧选折法、巧变轮廓、巧用花纹"三大剪纸法宝。课堂特别设置"团花比美大赛",孩子们创作数字剪纸作品既保留传统纹样精髓,又展现个性化创意。课程尾声播放非遗传承人库淑兰纪录片,将文化传承的种子深植童心。
思维激荡:共绘美育新蓝图
课后,在王晓杰老师的引领下,一场思维碰撞的教研沙龙热烈展开。老师们各抒己见,从教学细节到课程设计,展开深度探讨。天宁区美术教研员蒋春燕老师的点评精准而深刻:
• 《“五毒”祈吉祥》:以游戏化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化场景深化体验,以阶梯式训练契合认知,让传统文化教育“活”了起来;
• 《剪纸生花》:借媒体之力化繁为简,以分层教学攻克难点,用精细指导赋能创作,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蒋老师更提出前瞻性思考:如何让工具创新与技法传承相得益彰?怎样实现知识学习与文化浸润的有机统一?这些问题,为未来美术教育指明了探索方向。
此次教研活动,既是两位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展,更是全区美术教育者的成长加油站。相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的双轨并行下,天宁区小学美术教育将培育出更多兼具文化底蕴与创造力的“小小艺术家”,让美育之花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绚丽绽放!